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配资知名配资门户,也被认为是史前王朝。由于目前没有发现能够证明夏朝存在的文字性文物,夏朝常常被归类为史前王朝。
夏朝建立者的争议
关于夏朝的建立者,史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传统上,中国历史课本上都认为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历史课本中,夏朝的建立者被写作禹的儿子启。这两种说法都有广泛的支持者,产生争议的原因,主要在于夏朝属于一个过渡时期。与商周时期不同,夏朝的政治体制并不成熟,更多像是一个部落联盟,而不像商朝那样有完整的中央集权体系。
虽然夏朝的王位实行世袭制,但与原始部落联盟的推举制有所不同。夏朝的统治范围内,除了夏后氏之外,还有多个独立的部落和氏族,如有扈氏、斟鄩氏等,这些部落各自有自己的首领,但仍认同夏朝的领导。由此可以看出,夏朝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王朝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
夏朝建立者是谁?
展开剩余66%要弄清楚夏朝的建立者是谁,首先得了解《史记》中的记载。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帝舜把大禹定为继承人,并在舜去世后,由禹接任天子之位,国号为夏后。这段记载表明,《史记》认为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而不是启。
然而,“启是夏朝的建立者”这一观点,源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历史教科书。当时的教材中写道,禹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启才是建立夏朝的真正人物。这一观点在历史教材中存在了长达二十年之久,影响了很多70后和80后的人。
直到2001年,历史课本进行了修订,将夏朝的建立者从启改为了禹。这一改变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有关,2000年发布的《夏商周年表》确定了大禹为夏朝的开国君主。于是2001年版的教科书才做出这一改动。
从世袭制看夏朝建立
然而,笔者认为将夏朝的建立者定为大禹并不完全严谨。因为夏朝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其政治体制处于过渡阶段,并未完全形成成熟的世袭制度。虽然《史记》称禹为“夏后”,但并不意味着夏朝完全是禹建立的。从《史记》中的记载来看,禹的继承人并不是由他直接指定,而是通过推举产生的。大禹晚年曾指定皋陶为继承人,但皋陶去世后又改为伯益作为继承人。由此可以看出,禹时期的领导层依然是通过推举产生,而非世袭制。
启继位后,才真正将夏朝的王位制度固定为世袭制。启即位的过程中,引起了不少部落的反感,因此他不得不通过讨伐这些部落来稳固自己的统治。从这个角度来看,启的角色更加接近夏朝的真正建立者,因为他完成了从部落联盟向王朝政权的过渡,建立了世袭制的基础。
因此,虽然《史记》上说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启才是夏朝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
发布于:天津市华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